A、系统设计依据:
1. GB2887-89《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
2.YD/T585一1999《通信用配电设备》;
3.YD5040-97《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规范》;
4.YD/T 1051-2000《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
5.YD/T 1058-2000《通信用高频开关组合电源》;
6.YD/T 5098-2001《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
8.YD/T 1104-2001《通信用开关电源系统监控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9. YD/T 1095一2000《信息技术设备用不间断电源通用技术条件》;
10.YDJ 26-89《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
11. GB 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12. GB7450-87《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
13. CECS72: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4. CECS89: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B、系统设计原则及系统特点:
由于计算机机房的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各种网络设备和工作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等要求。所以,一个合格的现代化计算机机房,应该是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具有可扩充性的机房环境系统。
1.1 设计原则
中心机房是信息管理中心的重要设施,机房空调的设计必须满足当前各项需求应用,又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是高质量的、高安全、可靠灵活的、开放的。我们在进行设计时,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2实用性和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精密空调设备,满足当前的需求,兼顾未来的业务需求,尽可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以适应高速的数据传输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信息中心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
1.3安全可靠性:
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精密空调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决不能出现单点故障。在对数据中心机房精密空调的选择上应当尽量选择可靠性高的机组。
C、机房空调系统:
机房空调系统
1. 机房整体情况介绍
依照机房平面布置图,结合国家机房设计标准及设备运行环境要求,须对以下功能房间进行恒温恒湿的精密环境控制:
2、机房设计标准
计算中心机房属于大型重要的计算机中心。机房内有严格的温、湿度要求,机房内按国标GB2887-89《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的规定配置空调设备:
级别 项目 |
A级 |
|
夏季 |
冬季 |
|
|
22± |
20± |
相对 湿度 |
45%~65% |
|
温度变化率 |
< |
同时,主机房区的噪声声压级小于68分贝
主机房内要维持正压,与室外压差大于9.8帕
送风速度不小于3米/秒
在表态条件下,主机房内大于0.5微米的尘埃不大于18000粒/升
为使机房能达到上述要求,应采用精密空调机组才能满足要求。
机房内显热量占全部热量的90%以上,它包括设备本身发热、照明发热量、通过墙壁、天花、窗户、地板的导热量,以及阳光辐射热,通过缝隙的渗透风和新风热量等。这些发热量产生的湿量很小,因此采用舒适性空调势必造成机房内相对湿度过低,而使设备内部电路元器件表面积累静电,产生放电损坏设备,干扰数据传输和存储。同时,由于制冷量的(40%~60%)消耗在除湿上,使得实际冷却设备的冷量减少很多,大大增加了能量的消耗。机房专用空调在设计上采用严格控制蒸发器内蒸发压力,增大送风量使蒸发器表面温度高于空气露点温度而不除湿,产生的冷量全部用来降温,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湿量损失,即由于送风量大,送风焓差减小。采用机房专用空调送风量大,空气循环好,同时因具有专用的空气过滤器,能及时高效的滤掉空气中的尘挨,保持机房的洁净度。
3、空调负荷的确定
3.1:机房主要热量的来源
设备负荷(计算机及机柜热负荷);
机房照明负荷;
建筑维护结构负荷;
补充的新风负荷;
人员的散热负荷等。
其他
3.2: 热负荷分析:
计算机设备热负荷:
Q1=860xPxη1η2η3 Kcal/h
Q:计算机设备热负荷
P:机房内各种设备总功耗
η1:同时使用系数
η2:利用系数
η3 :负荷工作均匀系数
通常,η1η2η3取0.6—0.8之间,
本设计考虑容量变化要求较小,取值为0.6。
照明设备热负荷:
Q2=CxP Kcal/h
P:照明设备标定输出功率
C:每输出1W放热量Kcal/hw(白炽灯0.86口光灯1)根据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要求,机房照度应大于2001x,其功耗大约为20W/M2以后的计算中,照明功耗将以20 W/M2
为依据计算。
人体热负荷
Q3=PxN Kcal/h
N:机房常有人员数量
P:人体发热量,轻体力工作人员热负荷显热与潜热之和,在室温为
围护结构传导热
Q4=KxFx(t1-t2) Kcal/h
K:转护结构导热系统普通混凝土为1.4—1.5
F:转护结构面积
t1:机房内内温度℃
t2:机房外的计算温度℃
在以后的计算中,t1-t2定为10℃计算。
屋顶与地板根据修正系数0.4计算。
新风热负荷计算较为复杂,在此方案中,我们以空调本身的设备余量来平衡,不另外计算。
其他热负荷
除上述热负荷外,在工作中使用的示波器、电烙铁、吸尘器等也将成为热负荷,由于这些设备功耗小,只粗略根据其输入功率与热功当量之积计算。
Q5=860Xp
4、机房冷负荷计算
本工程主要的热负荷来源于设备的发热量及维护结构的热负荷。因此,我们要了解主设备的数量及用电情况以确定精密空调的容量及配置。根据以往经验,除主要的设备热负荷之外的其他负荷,如机房照明负荷、建筑维护结构负荷、补充的新风负荷、人员的散热负荷等,如不具备精确计算的条件,也可根据机房的面积按经验进行测算。